發布人:超級管理員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22/4/11 瀏覽次數:
手術現場
近日,我院胸心外科團隊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臟專家的指導下成功完成一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以下簡稱TAVR手術),讓患者重獲“心”生。
病史簡介
患者男性,76歲
主訴:活動后胸悶、氣促20+年,加重10+天。
術前診斷: 1、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瓣狹窄(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中度),三尖瓣關閉不全(中度)、肺動脈高壓、心功能III級(NYHA);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4、低蛋白血癥;5、血小板減少癥;6、雙側胸腔積液。
術前檢查
胸部CT報告:肺部感染,雙側胸腔積液。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征。
心臟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升主動脈增寬;左室壁增厚主動脈瓣狹窄(重度)二尖瓣后瓣根部局部鈣化,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中度)肺動脈瓣反流(輕度),肺動脈高壓(輕度)左室收縮功能測值正常。
手術過程
多學科會診討論
由于患者病情嚴重、生活質量差,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胸心外科團隊全面評估病情并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為其實施TAVR手術。因TAVR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胸心外科團隊多次邀請醫務部、護理部、重癥醫學科、心內科、呼吸科、麻醉科、放射科、超聲科等學科帶頭人進行病情評估與術前討論,制定各種預案,盡量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手術當日,介入室內一切準備就緒,主刀醫師紀沛君副主任醫師在阜外醫院心外科專家的指導下,順利將導絲送入左心室并成功將人工心臟瓣膜跨過主動脈瓣進行精準定位、釋放。經術中造影及彩超檢查顯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徹底解決了患者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問題。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操作,手術取得圓滿成功,整個過程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兩天,患者由重癥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老人家的胸悶、氣促等癥狀明顯緩解,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已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胸心外科贈與患者康復鮮花并合影留念
患者康復出院時,胸心外科主任劉興元主任醫師指出, TAVR手術的成功開展極大地改善了此類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及遠期生存率;同時也標志著TAVR這項國際領先的尖端技術在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正式啟動,全面進入心臟瓣膜微創治療新時代。